城关区院注重“五字诀” -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 365官网国内怎么进_365bet线上注册_365体育封号怎么办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研究理论 > 正文
        研究理论

        城关区院注重“五字诀”

        时间:2021-12-03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城关区院注重五字诀

        推动检察听证见实效

         

        自全面推开检察听证工作以来,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始终把检察听证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高位谋划,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检察听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共组织公开听证案件393件,在全市检察机关位列第一。其中,审查逮捕案件4件、拟不起诉案件164件、民事诉讼监督案件3件、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件、公益诉讼案件1件,其他类型案件220件。检察长、副检察长主持召开公开听证会967件。参与听证的案件均达到了息诉罢访、案结事了的效果。

        一、明晰范围注重

        坚持能公开尽公开、能听证尽听证的原则,听证案件范围从拟不起诉刑事案件逐步扩展到羁押必要性审查、公益诉讼和民事行政检察案件,检察听证成为检务公开的重要方式,有效提高了检察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坚决执行朱玉检察长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中可能引起争议,有社会价值的案件全部纳入听证范围的要求,将事实认定或适用法律有争议等疑难复杂案件,或者有涉检信访风险的案件纳入公开听证重点案件范围。比如,20213月受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申请监督案件,因双方当事人对一审判决赔偿责任分配方面争议较大,且经历了一审、申请再审被驳回等程序,属疑难复杂案件,该院遂举行首例民事监督案件听证会,将听证评议意见也作为审查案件、依法作出决定的重要参考,听证效果良好。

        二、规范程序注重

        严格按照《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等程序规范,遵循庭审程序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严谨性开展听证工作,使听证程序合法有序,环环相扣。听证前,将需要听证的案件报请市检察院审查,由市检察院商请市司法局,在人民监督员信息库中随机抽选参加监督活动的人民监督员,同时邀请人民监督员之外的其他听证人员到会。听证中,由承办检察官对案件的基本情况、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情况作全面介绍,并出示案件证据,提出审查意见。听证人员围绕案情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独立发表听证意见。听证意见与承办检察官意见一同提交检察委员会,并作为检察委员会作出决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兼听则明注重

        为确保兼听的效果,城关区院在听谁讲”“讲什么”“如何听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一是邀请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高校学者、律师、群众代表等群体参与公开听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2020年以来,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当事人所在单位代表、律师共计1299人(次)参与听证。二是根据案件涉及的具体行业领域,邀请专业人士或专家代表参加案件听证,增强听证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比如,对白塔山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召开听证时,邀请白塔山管理处工作人员、城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物科工作人员参加,听取特邀听证员从文物保护等专业角度提出的意见建议。三是为保证听证会及与会人员的廉洁性,听证均邀请城关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场,对听证情况全程监督,同时认真听取执纪监督部门对案件办理的建议。

        四、集思广益注重

        城关区院要求办案检察官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基础上,就案件事实、在卷证据、法律适用、办案的三个效果等方面与听证人员进行充分交流论证,找到案件最佳处理方式,依法作出决定;同时也通过公开听证这种透明化办案方式,消除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公众的质疑,提升司法公信力。比如,在办理城关区院首例羁押必要性审查听证案时,考虑到涉嫌故意伤害罪的杨某某系初犯、偶犯,且案发后能够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认罚,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了被害人谅解,为体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政策,承办检察官对杨某某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建议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听证人员在听取检察官汇报后,一致认为对杨某某变更强制措施更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节约司法资源,体现对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在对杨某某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后,受邀人民监督员表示,检察机关依职权举行听证,主动将检察权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既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又展现了检察工作的人文关怀,有利于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积极融入社会。

        五、宣传引导注重“效”

        城关区院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就听证案件进行现场释法说理,并对案件当事人进行普法教育。比如,在张某某涉嫌故意伤害罪拟不起诉案公开听证会上,听证人员听取检察官意见后,一致认为检察机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案件作出拟不起诉的处理得当。评议意见宣布后,主办检察官又围绕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关法律规定等方面对拟不起诉人进行普法,同时进行了训诫和教育,督促其自觉认罪悔罪。拟不起诉人当场表示悔过并向被害人家属真诚道歉,获得谅解,后经检委会决定,对其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同时,城关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及时将案件公开听证信息推送本院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客户端,让公平正义以群众可见、可感、可触的形式得以实现。2020年以来,共在新媒体平台围绕检察听证工作宣传报道20次。20216月,18个派驻街道检察室分两批开展了以检察为民促公正,公开听证办实事为主题的公开听证宣传活动,通过发放检察听证宣传册、宣讲检察听证案例等方式宣传本院推进听证工作的具体举措,与前来咨询的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答疑解惑,让群众直观感受了解听证工作。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

        王琳、贾宝平

        关闭

        智能悬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