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社工”联合帮教 引领越界少年迷途知返-榆中县人民检察院 365官网国内怎么进_365bet线上注册_365体育封号怎么办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榆中县人民检察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本院要闻 > 正文
        本院要闻

        “检察官+社工”联合帮教 引领越界少年迷途知返

        时间:2022-05-23 14:54:1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近日,榆中县人民检察院甘肃北辰社会服务中心签订帮教协议探索检察+社工”帮教模式,为涉罪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感谢检察官,感谢社工,孩子最近的情绪稳定多了,也从内心真正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提出要去菜库上班,堂堂正正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这是榆中县人民检察院未检干警联合社工对一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杨某开展观护帮教、心理疏导后,其家人表达的感言。

        2021年11月,犯罪嫌疑人杨某盗窃李某与王某手机两部,案发后已由办案机关将被盗手机发还给被害人。经征求两名被害人意见,均认为可以给杨某改过自新的机会,故榆中县检察院对杨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了解,杨某在成长过程中因其父亲被判处刑罚母亲监护不当,长期缺少关爱,家庭琐事对杨某产生情绪刺激,致其出现精神躁郁症状。针对杨某的特殊情况,检察官一方面加强杨某的教育另一方面积极联系社工对其法定代理人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指导通过面对面谈心、听取生活情况汇报、普及法律知识等方式,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对杨某进行综合帮教,耐心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鼓励改过自新,对社会有用之人。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检察官谈到,希望司法机关与社会专业力量共同努力,实现专业化办案和社会化帮教深度融合,用心用情充分发挥社会专业力量心理咨询介入的长处,做好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切实达到教育、感化挽救的目的,为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引入社工开展帮教,兼顾法治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榆中县检察院丰富涉罪未成年帮教活动形式进行的有益尝试,是主动适应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要求体现,下一步该院深化检察官+社工”模式引入社会力量,持续加大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力度,帮助越界少年迷途知返,全力护航未成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