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公司出纳被骗,涉案钱款进了一名实习医生的账户?-兰州市人民检察院 365官网国内怎么进_365bet线上注册_365体育封号怎么办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法治课堂 > 正文
        法治课堂

        电子公司出纳被骗,涉案钱款进了一名实习医生的账户?

        时间:2022-05-30 10:45:06 来源:   点击数:

        他看到三位公司领导都在QQ群中

        又均展示实名信息

        就打消了疑虑

        并按照指示向合作方转账10万元

        结果后来领导说自己并未注册过QQ号

        ……



        窃取微信、QQ等通讯信息,组群诱骗公司财务人员转账,再借用他人银行账户跑分走账、层层洗钱……就这样,公司的钱流入了不法分子的口袋。近日,经江苏省如东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被告人吴某、欧某等10余人有期徒刑三年至六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




        高管聚集的QQ群暗藏圈套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正文无关


        张某是某电子公司的出纳。2021年6月底,张某收到自称某银行工作人员的李某申请添加QQ好友的信息。因某电子公司与该银行有业务往来,张某遂同意添加李某,并被其拉入一QQ群中。张某发现,QQ群内还有张某所在公司的两位主要领导以及总经理朱某。

          

        看到三位公司领导都在QQ群中,又均展示实名信息,张某打消了疑虑。李某在群内声称,该银行要进行年审,需要某电子公司及时发送相关资料。总经理朱某也在群内发话让张某逐一照办。李某在取得相关资料后随即退出群聊,此番操作让张某更加深信李某是为了年审而临时建立的群聊。

          

        次日,三位公司领导在群内讨论近期的投资项目,后朱某指示张某向合作方吴某转账10万元,并向其提供了吴某的银行账户。因朱某不断催促,张某未当面核实随即汇款。数天后,朱某出差归来,张某向其汇报工作,朱某满脸诧异,称自己并未注册QQ号,也未让张某转账。此时张某再次打开手机,发现前几天的QQ群早已消失了。


          

        实习医生贪图小利

        加入犯罪团伙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正文无关


        惊觉被骗后,张某急忙到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发现10万元被转进了吴某的账户,而吴某系江西某人民医院的一名实习医生。

          

        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后得知,吴某刚大学毕业,2021年4月到该医院实习。因为恋爱花销多,他的实习工资捉襟见肘,某次他与小学同学欧某聊起近况,欧某告诉他只要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别人使用,就可以轻松赚钱,收入远胜实习工资。于是,在欧某的指导下,吴某下载了一款国外某聊天软件,并加入某聊天群。

          

        吴某到案后,公安机关根据其供述顺藤摸瓜,将背后的犯罪团伙“一窝端”,抓获了10余名犯罪嫌疑人。原来,在吴某加入的聊天群内,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昵称为“大忠周”的人是总指挥,其余的有订票员欧某、接车员罗某、后勤司机夏某以及像吴某一样出借银行卡的跑分员等。


          

        费尽心机躲避侦查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正文无关


        为提高资金的安全性,犯罪团伙要求跑分员现场刷脸转账。大忠周接到上线通知后,指示订票员为跑分员预定火车票,安排他们分赴全国各地。接车员按时与跑分员接头,为其安排住宿。后勤司机则驾驶车辆将跑分员带至郊外、山区等隐蔽地点,在车中再由操盘手指导跑分员刷脸走账。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车辆会一直处于行驶状态,从而躲避公安机关反诈设施的监控。据吴某回忆,整个跑分过程相当隐秘,上车后他也不知道自己被带到了哪里,经常是晚上上车、天亮下车。车内其他人员的通讯设备均被放置于屏蔽袋中,手机信号无法被监测。一旦被公安机关锁定,牺牲的只有提供银行卡账户的跑分员,犯罪团伙妄图以这种反侦查手段躲避公安机关的追捕。

          

        按照上述模式,吴某先后两次赶赴福建厦门、南平等地帮助刷脸走账100余万元,获得近万元好处费,其中就包括某电子公司账户转出的10万元。参与了两次跑分后,吴某意识到风险太大,遂中断合作。没多久,吴某被警方抓获。

          

        经查,除某电子公司外,多家外省公司财务人员也被以相同手段诈骗了数百万元。承办检察官了解案情后认为,包括吴某等在内的10余名犯罪嫌疑人对于上线实施的具体诈骗行为并不知晓,也未与之通谋,但对于帮助走账的违法可能性心知肚明,其行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近日,经如东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对吴某、欧某等10余人作出如上判决。该案的上线以及涉嫌诈骗的人员因身份不明,尚未归案,目前仍在追查中。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