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本应和睦相处,相互关照,但兰州市城关区某小区却有两家邻居因为生活琐事发生口角,继而拳脚相向,最终演变成了轻伤害刑事案件。如何处理本案,更好的体现办案效果,是简单的“一诉了之”还是化解矛盾、修复邻里关系,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又鉴于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城关区检察院因时制宜,采用“云端”办案模式,组织了一场特殊的公开听证会——“云听证”。既落实了疫情防控期间减少人员聚集的要求,又展现了检察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
01
2020年6月22日22时许,犯罪嫌疑人李某甲在兰州市城关区红山根西路某小区4号楼物业办公室门前接纯净水时,与同在此处接水的刘某因接水问题发生争执,后犯罪嫌疑人刘某手持砖块将李某乙脸部、头部殴打致伤;犯罪嫌疑人李某甲、李某乙用拳头、砖块将刘某脸部、头部、背部、腰部殴打致伤。经法医鉴定,刘某所受损伤程度为轻伤一级;李某乙所受损伤程度为轻伤一级。案发后,李某甲、李某乙向刘某赔偿人民币3万元,李某甲、李某乙与刘某双方相互谅解。在如何处理该案的问题上,检察官联席会讨论时出现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互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双方当事人虽相互谅解,但双方伤情均系轻伤一级,殴打时持械,建议对犯罪嫌疑人均以涉嫌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第二种意见认为案发时双方互殴,所持械具(砖头)属于临时从地上捡拾,与预谋后持械的情况予以区别。鉴于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无前科劣迹,双方系邻里关系,如果一诉了之,则会加剧双方积怨,达不到案结事了的办案效果,可以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帮助教育,促进其改过自新,从而化解邻里矛盾,修复邻里关系。根据“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建议对犯罪嫌疑人以涉嫌故意伤害罪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02
针对案件事实和两种不同处理意见,此次“云听证”充分听取了人民监督员和听证员的意见。听证主持人也从案件事实,邻里矛盾纠纷的化解,办案社会效果等方面释法说理,消除双方的心结。为保证本次“云听证”的廉洁性,邀请了城关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线上以视频的方式参加,对听证过程全程监督,也认真听取了案件处理的建议。经评议,人民监督员和听证员一致认为对犯罪嫌疑人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做相对不起诉处理,评议意见将作为案件处理的重要参考。
03
此次“云听证”由城关区检察院党组书记罗涛主持,践行将听证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与传统公开听证不同,此次“云听证”的主持人、人民监督员、听证员、案件承办检察官、犯罪嫌疑人等全部在其办公室、住所,通过远程设备显示屏全面显示听证各方的现场实景,整个听证过程通过线上网络视频、实现声音、图像全程同步,画面清晰,信号稳定,有序顺畅。为保证听证效果,此次“云听证”坚持力戒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不作秀,保证法定程序不缩减、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有保障、听证各方参与听证程度深的原则进行。此次“云听证”,体现了检察机关化解邻里矛盾,促进邻里和谐,司法为民的责任担当和司法温度。
今后,城关区检察院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办案的要求,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探索多种“云端”工作模式,在积极保障疫情防控、参与服务社会大局的同时,坚决贯彻张军检察长提出的要以“如我在诉”的境界和“求极致”的精神扎实规范推进检察听证工作的重要指示,及在甘肃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有效推进检察听证工作,以公开促公正,让公平正义经得起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