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展望】砥砺初心 五年历程共回顾——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回顾-兰州市人民检察院 365官网国内怎么进_365bet线上注册_365体育封号怎么办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兰检要闻 > 正文
        兰检要闻

        【回顾·展望】砥砺初心 五年历程共回顾——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回顾

        时间:2022-07-26 09:44:13 来源:   点击数:
        岁月如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正式确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至今已经过去五年,在这五年工作中,兰州市两级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省院关于公益诉讼的工作要求,坚持一年一突破,一年一特色,突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突出对民生的保护、突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积极探索扩大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变被动为主动”,使一批损害民生、公益的问题通过诉讼得到纠正,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图片

             



           

           

        2018年


           

           


        2018年,我们以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果为基础,以互联网+为突破点,打造智慧检务。通过与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数据共享,构建调查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打造“互联网+公益诉讼检察”的智慧检务新模式,以大数据助力办案,有力助推公益诉讼工作。我院创新大数据研判与衔接平台建设推进公益诉讼工作机制创新,运用打“大数据”技术,实施“一个战略、两大行动”(即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公益诉讼工作得到高检院的肯定,被高检院列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2021年10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在我院调研时对兰州市院应用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提升办案质效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叮嘱有关部门做好经验总结。五年来,我们通过大数据平台累计挖掘线索万余条,成案率达40%以上



           

           

        2019年


           

           


        2019年,我们以落实六项重点工作为契机,以深化环境司法保护为突破点,保护兰州绿水青山。紧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注重利用诉前程序,督促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履职,对不履职的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对于因环境污染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损害案件,支持相关当事人起诉,符合公益诉讼条件的及时依法提起公益诉讼。五年来,全市生态环境资源领域行政公益诉讼共立案74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17份;民事公益诉讼立案48件,已经起诉32件。      



           

           

        2020年


           

           


        2020年,我们以互联互通为原则,以同行政执法部门构建沟通协调机制为突破点,争取同行政机关形成保护公益的合力。工作中进一步与相关行政部门加强联系,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定期举办联席会议,及时互通工作情况,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以检察业务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积极推进数据对接,实现行政执法信息和司法监督信息资源共享。各县区院均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部分县区院建立跨区域水系共享共治共护工作合力,如红古区检察院与青海省民和县水务部门签订《红古·民和跨区域检察协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效沟通协作机制,研究解决黄河生态治理难题。      



           

           

        2021年


           

           


        2021年,我们以加强公益诉讼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建立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为突破点,提高公众公益诉讼参与度。招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并热心公益工作,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本地情况,为人公道正派的人员组建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并依托调查指挥中心大数据应用平台,对全市公益诉讼志愿者建立个人档案,对全市公益诉讼志愿者的注册信息、举报信息、绩效考核及奖励信息等实行信息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志愿者活动的扩散、延伸、辐射效应,带动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广泛参与到检察公益诉讼之中,构建社会参与公益诉讼的平台,通过群众对群众的管理、宣传和教育,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检察公益诉讼实践活动,在平等互信的氛围中培养良好的交流环境,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开创我市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新局面。



             

             

        2022年


             

             


        2022年,我们以办理大案要案为着力点,以破解历史遗留 “老、大、难”问题为突破点,协助行政机关破解公益保护难题。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时遇到很多难题,特别是涉及到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毫不退缩,主动作为,对内在全市两级院积极探索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构建下派领办、上挂协办等一体化办案模式,市院每一位员额检察官在办理每一起案件时要“动”起来,亲赴县区院现场办公,实地督促指导办案,各县区院办理案件时 “硬”起来,敢于对辖区内损害公益的行为进行监督。对外,积极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对接协调,协助行政机关找方法、谋出路,共同破解公益保护难题,在办理省院下发“黄河流域兰州段趸船非法侵占黄河河道”案件时,面对案件形成时间跨度长、法律监管存在滞后性等历史遗留问题及行政机关职能交叉重叠,职能混乱等难题,兰州市院邀请省院第八检察部领导共同与兰州市相关行政机关多次开展诉前磋商,通过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沟通交流,理清了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主体,降低了行政机关的抵触情绪,兰州市水务局、兰州市交通委全面制定了趸船清理方案,积极开展趸船清理工作,目前趸船均基本得到了有效的处置清理,全市河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
               


        五年工作中,兰州市院坚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牢牢抓住公益这个重点,先后审查各类公益案件线索1861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22件,行政公益诉案件线索1739件;立案1455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立案116件,行政公益诉讼立案1489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476份;行政公益诉讼起诉20件,民事公益诉讼起诉87件(其中包含63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起诉胜诉率达100%;发出检察建议整改率、到期未整改起诉率、提起诉讼法院支持率均达到99%以上。

        图片

               

               

        五年工作中,我们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的办案理念。在办案过程中,通过严格履行诉前程序,督促行政机关自我纠错,充分发挥行政机关保护公益的积极性和履职纠错的主动性,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用最少的司法资源换取最大的公益保护。五年来,全市累计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476份,行政机关法定期限内整改率在99%以上。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保障民生。以食品安全作为监督重点开展舌尖上的安全专项行动,以公共安全作为监督重点开展守护脚底下的安全专项行动,与兰州军事检察院、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榆中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保护红色资源专项行动。紧盯民生热点以人民为中心。疫情防控期间,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柳小惠亲赴超市、农贸市场等地调研蔬菜、粮食等民生物资的供应与销售价格情况,依法督促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依法履职,保价促供,确保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及时吃上放心菜、平价菜。主动稳妥的扩展公益诉讼范围。根据高检院、省院、市院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办理传统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之外的案件,探索办理公共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文物保护、红色资源保护等领域案件。2021年办理的榆中县兴隆山烈士陵园红色资源保护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和退役军人事务部确定为全国典型案例。建设生态环境修复公益林地。经过与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沟通协调,以罗九公路建设市民广场为契机,结合景点建设,共建生态环境修复公益林地,同时作为兰州检察公益诉讼实践法治宣传基地。目前,林地建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2022419日,省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玉,副市长魏永辉,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柳小惠及省院、市院部分领导、干警在公益林地开展检察蓝守护生态绿义务植树活动。追求办案实效。检察建议送达后,按照谁制发、谁负责的原则,由办案检察官或检察官办案组对回复和整改情况进行追访,加强与被监督单位的沟通协调,讲事实、摆证据、明情理,争取被建议单位的理解和认可,进而避免收到检察建议后不予研究落实的情况出现。建议送达以后及时了解整改进度,对检察建议有无被采纳、有无整改到位等情况进行督查,争取在诉前实现对公益的保护。对于起诉胜诉案件,法院判决生效后,协同法院加大生效判决执行力度,对于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根据程序对相关行政机关、组织、个人进行问责。


        五年公益诉讼工作的开展,我们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以后工作中我们将总结以往工作取得的经验,吸取教训,认真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不负检察机关公益代表的定位,真正做好公益代言人,切实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来源 | 市院第六检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