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以国家的名义,为du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检察监督权。
在刑事诉讼程序各个阶段都体现了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职能:
(一)立案阶段,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在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二)侦查阶段,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工作实行法律监督。
主要体现为:第一,对于强制措施的批准或者实施进行监督;
第二,侦查阶段使用的侦查手段方法是否合法,是否对于当事人或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构成侵害;
第三,侦查机关的侦查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三)审判阶段主要察看审判程序、审判行为是否合法,审判结果是否公正,对于出现违反监督内容的事由可以提出检察意见等。检察机关在庭审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是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另一方面,还要监督法庭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是检察机关检察监督者身份的体现。所以,在检察机关的公诉职能中往往交织着监督职能。
(四)执行阶段检察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对于判决、裁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19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收押、监管、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依法实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应当通知看守所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