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心守护公正 以实干诠释担当——记前进中的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 365官网国内怎么进_365bet线上注册_365体育封号怎么办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以初心守护公正 以实干诠释担当——记前进中的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

        时间:2022-05-06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以初心守护公正 以实干诠释担当——记前进中的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2021年以来,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法治信仰,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将最高检“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工作方针充分融入到案件办理实践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产品的更高需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斩获了新成效。

        图片

        扫除黑恶,做社会安定有序的维护者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深刻认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加大涉黑涉恶案件办理力度,坚持“不拔高”“不凑数”,共批准逮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2件39人,起诉3件74人,批准逮捕恶势力犯罪19件72人,起诉12件89人,法院全部开庭审理,均已判决。因在办理涉黑恶案件中精准认定黑恶性质犯罪,切实做到了罚当其罪、不枉不纵,第一检察部荣获兰州市扫黑除恶先进集体,一名员额检察官荣获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一名员额检察官荣获兰州市扫黑除恶先进个人。

        图片

        图片 在办理涉黑恶案件时,为研究透一个问题,通宵达旦查阅资料;为论证某个证据,常常抱着案卷一坐就是一天;为准确指控犯罪事实,就起诉书上的每一句话反复斟酌……这是第一检察部各办案团队审查涉黑恶案件时的常态,他们苦练“内功”,克服了案件犯罪事实多、时间跨度长、卷宗数量大的难题,对每一起犯罪事实和每一份证据材料认真核实审查,真正做到“是黑恶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一个不凑数”,让案件办理经得起检验。

        在办理涉黑恶案件时,第一检察部按照办理精品案件的标准,深挖金融领域“关系网”,把“打财断血”作为摧毁黑恶势力犯罪经济基础和造血功能的重要抓手。如在办理段某某、王某某等30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时,深挖该案涉及的金融领域“关系网”犯罪,针对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受贿并违法发放贷款的犯罪事实,依法审查起诉6案6人,严厉打击了黑恶势力在金融领域“关系网”的犯罪活动。专项行动期间审结涉黑恶案件犯罪金额共计3.2亿余元,提出财产刑量刑建议15件163人,法院一审判处罚金刑共计500余万元,从经济基础上阻断黑恶势力“死灰复燃”的苗头。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在办理涉黑恶案件时,第一检察部坚持“既要扫黑、也要治乱”的原则,深入梳理专项斗争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延伸监督职能,从法律、政策、制度机制等层面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办理段某某等30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一案中,向涉案存在监管漏洞的6家单位发出检察建议,详列纠正整改问题,均书面回复整改。

        在办理涉黑恶案件时,第一检察部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切实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如在审查段某某、王某某等30人涉黑犯罪案件中,查微析疑,发现曹某某洗钱犯罪线索,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审查后交付审判,最终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将遗漏罪行颗粒归仓。该案例入选甘肃省检察机关“聚焦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典型案例。

        打击电诈,做群众“钱袋子”的守护者

        自“断卡行动”开展以来,第一检察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法办理了“7·01特大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5·26特大电影投资诈骗案”“12·13电信网络诈骗案”等一系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021年共受理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263件763人,批准逮捕124件381人,不捕30件98人;起诉99件296人,不诉3件4人,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有力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2021年,第一检察部一名员额检察官被甘肃省公安厅评为甘肃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第一检察部被评为兰州市城关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先进集体。

        图片根据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在证据收集、检验鉴定、金额审计等方面存在的困难,第一检察部充分发挥诉前主导作用,根据侦查机关邀请派员提前介入,做到“应查尽查”“能取皆取”,切实将证据问题解决在移送审查起诉之前。如在办理“5·26”特大电影投资诈骗案中,派员协同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300余名,押解回兰80余名,并对证据收集、保存、侦查方向等提出意见建议。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占比较高的现状,第一检察部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入职时间较短、获利较少、情节轻微的犯罪嫌疑人在法律限度内依法不捕不诉。如在办理“12·13”电信网络诈骗案时,对在全案链条中处于从属地位、主观恶性较小、情节轻微的8名犯罪嫌疑人以无逮捕必要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图片图片 在依法办案的同时,第一检察部积极联合法院、公安等部门召开工作联席会,就证据收集、法律适用、办案流程规范、证据采信标准等问题进行研讨以达成共识,确保在办案中统一司法尺度。针对办案过程中遇到的案件定性、证据审查等疑难问题,指派资深检察官以《办理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疑难问题浅析》为题,为兰州市公安系统两级干警作专题讲座,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作了细致解读,通过生动辅导和细致解读实现检警协作配合共同应对新型犯罪。今年,该员额检察官被甘南州人民检察院邀请为该州两级检察干警进行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专题讲座。

        图片图片图片

         

        办好“小案”,做平安城关的创建者

        “小案”连民生,民生无小事。第一检察部负责办理刑法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刑事案件,包含大量传统轻型化案件类型即“小案”,如三年以下的轻伤害、盗、抢、骗等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在2022年1月17日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最高检明确提出要坚持用心用情办好“小案”。为严格贯彻落实最高检要求,第一检察部在办理该类案件过程中切实把群众身边的每一个“小案”都当成“天大的案件”,坚持依法、用心、用情,综合考虑法、理、情,坚决杜绝程序了结、机械司法,用办好每一起案件的举措维护公心,守住民心。

        图片图片

         

        在办理“小案”时,第一检察部注重优化案件质量管控体系,要求主办检察官领会上级院的各项指导意见精神,重点培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应对意识,不仅要多办案,也要会办案,以“求极致”的标准大力提升工作质效。并坚持把维护被害人利益放在首位,以办案为契机,开展“小案”追赃挽损,对凡涉及侵犯财产类的案件,利用补充侦查意见书等方式,明确提出“小案”追赃挽损的意见,并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向涉案当事人及家属释法说理,积极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

         

        图片图片为把维护群众权益落实到“小案”办理全过程,第一检察部深入贯彻“少捕慎诉慎押”等刑事司法政策,明确不捕不诉标准,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对能变更强制措施的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在推动“少捕慎诉慎押”等利民刑事司法政策落地落实的同时,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明显增强。2020年,一名员额检察官撰写的赵某某信用卡诈骗案审查报告被兰州市人民检察院评为优秀审查报告,并刊登于《兰州检察》。

        “两法”衔接,做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维护者

             第一检察部充分发挥“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在具体案件办理之外,拓宽工作思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共建联动执法机制,形成保护农民工合力。一是注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中的联动互通。对涉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建立重大案件会商制度,建立日常联络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和双向咨询制度,便于信息互通、信息汇总,及时研究联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强化“两法衔接”工作机制,既“走出去”,又“请进来”,构建线索发现、案件办理等长效工作机制。主动到各级劳动监察部门走访,查询收集监管农民工劳动报酬情况,共同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劳动监察执法部门受理案件后先行调查取证,对于穷尽手段后仍无法将拖欠薪酬追回后的案件线索移送检察机关。三是确立“前置报备”程序。劳动监察部门在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前向我院先行进行报备,便于检察机关摸排涉嫌刑事犯罪线索。四是建立“拖欠农民工案件预警工作台账”。对受理及跟踪的每一起欠薪案件进行造册登记、跟踪情况进行分析,便于案件的梳理和审查,防止执法部门降格处理,监督执法机关将可能涉嫌犯罪的线索移交公安机关。五是在办案中,充分发挥和解职能,坚持和解优先。针对有支付能力、和解意向的企业,深入开展释放说理,促成双方协商和解,争取在起诉前化解矛盾纠纷。

        2020年至今,第一检察部共通过两法衔接平台受理拒不支付劳动保障案30余件,帮助420余名农民工追讨薪资560余万元,2021年,以第一检察部办理的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为背景拍摄的认罪认罚专题片——农民工的“护薪人”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作为认罪认罚从宽精品案例第15期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该片并被视听甘肃——甘肃电视台检察为民办实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予以播报发布。

        胸怀大局,做社区群众的“暖心者”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第一检察部党支部及第一检察部全体干警在履行好指控犯罪、法律监督等刑事司法职能的同时,他们胸怀大局,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疫情防控等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关键时刻,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时刻践行为民初心,把抗“疫”、送法进社区作为鉴照政治定力、为民情怀、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纪律观念的重要时刻,主动发扬踏实苦干、埋头硬干的工作作风,与社区群众同心同力,全力以赴。

        图片图片

        他们当中,有人紧急驰援隔离留观点,在疫情防控一线履行对党和人民的承诺;有人长期坚守社区执勤点,把为民初心的真情奉献在抗疫的每一日;有人一直坚守工作岗位,确保办案不打折,监督“不打烊”。据了解,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第一检察部党支部共有多名干警入驻集中隔离点,全体干警在社区疫情防控点值守百余次。第一检察部干警周亮、苏永强、欧阳子钦积极响应院党组的号召,逆向而行,在集中隔离点为隔离点群众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部门其他干警至今仍在社区执勤点值守。他们事无巨细,只求服务群众到位。

         

        在完成本院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建设等工作的同时,第一检察部立足司法办案,以加强宣传教育防范为重点,以开展普法宣传为抓手,统筹抓好重点宣传和典型案例宣传,为社区群众送去一场场“法治盛宴”。2021年,依托“检察为民办实事”“党员进社区”等主题活动,联合司法所、街道综治中心和社区等部门,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青白石街道、南河社区、张掖路步行街、沙洼河社区等地以农民工权益维护、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等为内容,给民营企业、社区群众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十余次,现场讲解典型案例、发放宣传手册千余册,解答群众提问百余次。同时,依托本院“两微一端”等平台主动开展宣传,全年共发布各类法治宣传信息百余条。

        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2021年,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活动中,第一检察部党支部被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评为兰州市城关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一检察部被兰州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市检察机关“双先”表彰先进集体。第一检察部将继续在司法办案岗位上办好每一起案件、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新时代城关检察工作增光添彩,让一件件平凡的工作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汇聚起支撑城关检察事业奋勇前行的滚滚洪流!

        关闭

        智能悬浮区